
忘了是怎么开始,日记本里只有一行“爱,很简单”。你送我的歌。
这个夏天,台风来了。铺天的白云缓缓流过天际,几缕暗蓝夹杂其间,如大理石上的奇异条纹。你说你在闭关。我说拈花微笑,绝世独立,行云流水。真能闭关自守吗?
思念延绵成无数的晚安。我偷偷地去见你了。这之前我已知你七年。
熟悉的陌生人。人群中远远地望你,你在台上我在台下。然后低眉窃笑与你擦身而过。逃之夭夭。
黄昏,从商场的空调冷气里走到依旧暑气扑人的大街上,短暂地失神和错觉。
我于众人中寻你,望见徘徊又闪躲。你于众人中寻我,未见茫然又失落。我们就这样分手,像是一出命运的戏。
这是我第一次见你。你不识我。
*《听海》(张惠妹)
梦里外的我,是否都让你无从选择
我揪着一颗心,整夜都闭不了眼睛
为何你明明动了情,却又不靠近
听,海哭的声音
叹息着谁又被伤了心……
阅读全文>>
清朝末年清河地方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王,世代经营当铺,家大业大,生意兴隆。生活富裕了,各房的族人开始懒于经营了,就把资金存入当铺做入股的股东,日常的典当营业事务全交给一个名叫寿苎的年轻人来主持。寿苎酷爱读书,喜欢校刻书籍,对生意却并不精通,处理典当业务非常随便。
王氏族人见此情景,都认为有机可乘,不约而同地从自己家中拿一些东西到当铺来典当。各人估定了高于物品本身的价格,要伙计如数付给,伙计不敢得罪股东老板,寿苎也心不在焉,不加阻拦。就这样,没过两个月,典当的资本就被诈骗得差不多了,一家资金充足的当铺破产了。
“上当”原指去当铺典当东西,后来人们就把受骗叫“上当”。
2、马路
“马路”是由碎石铺设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这样利于雨水流淌到路边,不影响交通。后来,人们用沥青铺涂在上面,称之为“柏油路”。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叫……
阅读全文>>
很多人读过这首词的前一句,但是对后面的词句却没有丝毫耳闻。这一句词最著名的引用“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生死相许”是出于金镛之手,从而让这位元朝词人的此一时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更多人把这样的两句认作是金镛先生之手。不知道元好问在九泉之下,会有何感慨。
把词作出来了的人固然才气过人,而让它们唱遍大江南北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古今以来,既是赢家的又才气过人的又有几个人呢?不多吧。
而用着别人的歌,唱出自己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做成赢家的人又有几个是真正的高兴的呢?
我苦笑,为着无奈而感到莫名的高兴。因为也许用路边使自己的结局。既无过人之才,也无赢家的机遇。也许某一天,我会成为其中之一。也许便这样,默默的终其一生
“试看春残花渐落,但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灵儿
宛若那清濯的莲花,她静静地伏在仙灵岛的孤池中——含苞待放。
她本期待的只是晨曦中的一滴寒露,只是夏夜的一缕月光,只是淡粉色的桃花瓣嫣然飘落池中的一丝温柔。不曾想,在某一天,会有一个怜花人轻捧起她稚嫩的身躯。
那个人只轻轻说了一句:“我会永远照顾你,保护你。”她的心便醉了。那朵莲啊!还带着几分稚气的矜持,悄悄的在月夜,绽放了。
然而花瓣的绽开,意味着她要自己面对了,面对身世的坎坷,面对江湖上的风雨。姥姥不能再保护她了,她以为还有那个怜花人会一直身边,可他在哪里?
四目相对,他的眼神全变了,变得如此陌生。她想要扑上去问:“是你吗?你是那个怜花人吗?你是要照顾我一辈子的人吗?”没想到男子却退了一步,“男女授……
阅读全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
阅读全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受奉为文艺界爱情感悟的经典名句。实际上的含义搁浅去深思考究,只消一目带过这句话,表面上已觉煽情又浮夸。
诗,为元稹书予亡妻韦蕙丛。后人亦有揣测兴许是写给莺莺,但念及后半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说明元稹下笔阶段处于韦蕙丛身故,他寄心于道消弭眷恋。
诗写的感人肺腑,读起来也有几分似是而非的情真意切,仿佛元稹确实重情重义。呵呵,实际上他是普天之下最为言行不一的爱情骗子,或将他形容成‘情圣'更为恰当。
在蒲州的普救寺,二十二岁的元稹与莺莺一见钟情,顺红娘推波助澜私定终生。数月后,元稹赴京赶考,娶高官之女韦蕙丛,莺莺随后另嫁他人。一年後,元稹遇莺莺的丈夫,以表兄身份请求相见,莺莺再三拒绝,最后去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子非鱼说:莺莺暧昧,不要求长……
阅读全文>>
“当整个宇宙的能量消耗殆尽,它会被一个极大质量黑洞所吞噬,那就是尽头。
”天文学家自信满满地说。
“当我的心与她的心不再相通,当她转身离我而去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失恋中的诗人如此哭诉着。
“永远永远不会完结,一个人的死亡,就意味着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物质不灭论的唯物主义者与轮回转世论的唯心主义者异口同声地回答。
“请先告诉我明天有几天?”精通诡辩的禅宗和尚戏谑地问道。
“从前有座高大的钻石山,每百年都有一只青鸟飞来这里啄一下,当整个山被啄空,就是永远的终点。”也有一本童话是这么讲给临睡前的小孩子。
佛家所云:“执此念,是边见;执彼念,是边见;不执此念不执彼念,也是边见”,面对此类玄妙的问题,若非经由绝对虚无理念的视角,所衍生出的结论必然是如魔术师手中的纸牌花样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其真实却隐藏在华丽的表面之后窃笑。
永远到底有多远?这问题其实可大可小,大可拓展到思考时空本质的终极哲学级别……
阅读全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