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条汉子:朱镕基只能当一把手 不能当二把手
朱镕基1928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耕读世家。朱镕基不仅以卓著的政绩证明他是一位英明、杰出的共和国领导人,一位可敬又可亲的总理,也以他非凡的人格魅力证明他是一条大智大勇、大仁大义、铁骨铮铮的汉子。朱镕基留给外界最突出最普遍的印象便是铁面无私、坚韧果敢、睿智犀利。他的魅力如一股清风吹皱中国官场那看似死静的湖水,如一缕阳光撕破沉滞的空气,而这种魅力完全源于两个字--“真”和“勇”,也正是这“真”和“勇”说明,朱镕基是一条汉子。
光彩照人的人生履历
1928 生于长沙
1928年10月,朱镕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耕读世家,尚在母腹中父亲就去世,在10岁时又失去了母亲,伯父将其抚养成人。
1947求学清华
1947年,朱镕基进入清华大学电机制造专业学习,靠奖学金完成了学业,并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0年被打成“右派”
1970年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开除党籍,下放干校劳动,1979年才恢复党籍。
1987主政上海
1987年至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他坚决果断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使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呈现出新的局面,也赢得了“朱铁面”的称号。
1991上调中央
1991年至1992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92年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3年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97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98就任总理
1998年3月17日,出任国务院总理。
由一个贫困不堪的家庭中的孩子成为一位共和国的总理,由一个“右派”成为一位主政中国的人物,其中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风雨坎坷?若非有着过人的智慧、勇气、胆识和毅力,朱镕基又怎能交出这样一份光彩照人的人生履历?就凭这一点,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朱镕基,确实是一条汉子!
名垂青史的精彩语录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时间:1998年3月19日
场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朱镕基刚刚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时间:1999年3月15日
场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
“至于说我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以后干什么,我在1998年的时候就讲过,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现在还是这样做。不过请大家不要误会,死而后已,不是说我要老呆在总理这个位置上,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时间:2001年3月15日
场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
“我比1998年是不是显得疲劳,我不知道在座各位作何评论。不过我想时间已经过去4年了,人总是要老的嘛。但是,这4年以来,我始终丝毫不知疲倦地在进行我所担负的政府的工作。”“我想我在1998年本届政府开始的时候,所提出的‘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在这4年里面就已经基本完成。”
时间:2002年3月15日
场合: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
“关于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以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特别是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但是这家报纸说得不对,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时间:2002年3月15日
场合: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
“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时间:2001年6月
场合:在辞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的告别演讲中
相对那些我们已经习惯了的模式化的官场语言,和那些已经听多了的假话、空话和套话,朱镕基的这些话是那样的掷地有声、动人心魄,令人回味,让人折服。若没有铮铮的铁骨,没有大义凛然的情怀,没有非凡的政治勇气和人格力量,谁能说出这样足以名垂青史的精彩语言?凭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赞叹:朱镕基,真的是一条汉子!
不怕得罪人的铁碗作风
1988年4月,朱熔基当选新一任上海市长,在他的一段冬青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是一个孤儿,从小没有父母,我不怕得罪人”。“不怕得罪人”因此成了朱熔基的一个标签。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朱熔基上任上海市长不久,很多人尚不了解他。一次开办公会议,一位副市长迟到了半小时。朱熔基不留情面地提出了批评:“你过来,不要坐,到台上来给我们大家说说为什么迟到。”副市长解释刚才忙完一个会议赶过来。朱熔基便说:“你忙,有我忙吗?你一个人迟到半小时,我们这么多人加起来,有多少分钟?”后来者一见形势不妙都不敢迈步进去。这件事后来慢慢演绎成这样一个小段子:市长办公室秘书通知一位市府委办领导一点半开会,该领导悠悠地说:“那我一点一刻走吧。”稍顷,又追问一句:“今天是谁主持会议?”答曰:“朱熔基。”对方立刻改口:“那我一点就走!”
1998年8月,被传媒作为“固若金汤”的正面典型广泛宣传的江西九江长江大堤轰然倒塌,朱镕基紧急飞赴九江,他勃然大怒:“你们不是说固若金汤吗?谁知堤内是豆腐渣!这样的工程要从根查起,对负责设计、施工、监理的人员都要追查。人命关天,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竟搞出这样一个‘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这种程度怎么了得?历史是不容欺骗的!”
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朱镕基对一些地方乱打“白条子”,坑害农民的事情非常生气。《农民日报》文章说朱镕基一怒之下,说出了谁打农民的白条就砍谁的头的气话。一位官员说:“镕基同志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批评人很严厉,但我们心服口服,因为批评到了点子上,批评到了疼处,批评得正确。”
朱镕基对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深恶痛绝,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发出了这样的宣言:“我预备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污吏,最后一口留给自己! ”在官本位的社会背景下,在奉行中庸之道的中国官场,这样无私无畏的的勇气,何止是“不怕得罪人”?完全当得上是惊世骇俗,惊天地,泣鬼神!凭这一点,我们不得不由衷地叹服:朱镕基,好一条汉子!
五大遗憾告别政坛
朱熔基在国务院党组的生活会议上感慨地说:还有两个月,我将结束在政坛的生涯,感想万千:感受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是,人民的期待和厚爱;最痛苦、最难以剖白的是,违背自己的誓言而从政了。因为自己不懂政治艺术,注定是要遗憾的。
他披露了自己有五大遗憾。:一是违背了自己的信条和誓言(指不从政、远离政治),踏入了政治界,脱不了身;二是违背了自己信奉的哲学,做了违心事;三是违背客观规律、现实状况,开了不少空白支票,打了“白条”;四是违背了自己的意志和立场,在不少问题上搞了折衷和中庸之道;五是违背了自己曾作出的承诺,会给下届政府遗留下积压著恶性循环的问题。
他还明确表示,退休了不会接受担任教育、学术研究单位的名誉性或实质性职称和地位,因为“不想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到时没有时间再遗憾”。
谈到“功过”,朱熔基说:“个人功过,我自己有一本帐,人民有一本帐,工作过的地方、部门有一本帐,中央也有一本帐。对于功过、得失,我还有何求呢!我的个性、经历、处事待人哲学,决定.了我可能是个刚合格的部长、市长,但极可能是个不合格、很难使党内认同、合格的总理。一年多之前,我已经披露即将展开的生活。我离开政坛,不但老矣,也够累了!我会在临别的时候,向党、向人民交个底:朱熔基就是这点本事和能发挥的作用,对于一切批评、指责、反对意见,我都能容纳,相信历史会作出结论的。我是相信历史、相信人民的乐观主义者,是个宽容的人。”在总结本届任期报告时,朱熔基曾插话说,我希望(指人大常委会)给予我较公正的评价,“八二开”、“七三开”,我都接受:我个人没什么计较的,“五五开”,我都接受。
一位国家的领导人,一位国务院的总理,在离职之际能坦然的说出自己的遗憾,能坦然的谈论自己的功过,就凭这种胸襟,这种气概,这种坦坦荡荡的无私无畏的勇气,我们谁能不说他是一条汉子?!
他人眼中的朱镕基
此人懂经济
朱镕基只能当一把手,不能当二把手。
--1990年邓小平到上海考察是赞扬朱镕基
朱镕基是一个驾驭中国经济最有效的人。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
朱镕基是一位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中国领导人,他表现了贯有的果断、敏锐、大刀阔斧、不退缩的气势。
--1998年朱熔基访美,华盛顿报对他的评价。
朱镕基是中国最厉害的老板。
--美国《新闻周刊》
朱镕基从“右派”到中共中央常委,非坚忍不拔之人莫能过也,能越过这个跨度仅此一人。
--中国新闻社评价朱熔基的话
朱镕基是一个非常现代的领导人,很明显,他是一个很有魄力和决心的人。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尼金谈朱镕基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56届会议时给他的印象
朱镕基是我所见过的难得的大政治家。他做事情、想问题、讲话,乃至口才,都体现出作为一个大政治家的素质。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
--一名曾随朱镕基工作的上海官员这样说